1.JPG
2.JPG
本网讯(通讯员 李娟/文 于家杰/图)11月8日上午,同济大学黄茂松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郑俊杰教授应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邀请在科技楼三楼会议室分别做了题为《土木工程与土木工程师——岩土工程》和《土木工程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两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马可栓博士主持。
黄茂松教授从“什么是岩土工程”展开,详细而生动地介绍了PHC管桩、钢管桩、钻孔灌注桩等高层建筑主要桩基类型及其实例,跨江海桥梁深水基础、近海风机基础、岩土加固与改良设计、开挖与填方工程设计、边坡与支护工程设计、环境微振动控制、环境岩土工程设计、隧道工程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以及与岩土工程相关的其他技术等内容。
郑俊杰阐释了土木工程专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并结合个人多年的教学管理经验,向全体学生深入剖析了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郑俊杰强调,大学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学习摇篮,每位学生要持之以恒锤炼强健体魄、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自强不息,保持终身学习理想信念。他还勉励土木学子将土木工程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为国家的基础建设不断努力,并为土木学子留下寄语: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强健体魄、快乐生活。
讲座结束后,两位教授一起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还就学生提出的关于如何学习、人际交往、求职与升学等问题,两位教授结合自己的生活工作心得一一解答,并耐心解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讲座开拓了自己的眼界,进一步加深了对岩土工程的认识,收获巨大。
据悉,黄茂松教授,浙江大学土木系博士,英国Wales大学Swansea分校土木系博士,加拿大McMaster大学土木系博士后;国家杰青。原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系主任、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国家重点学科岩土工程学科专业委员会主任。
郑俊杰,工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现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常务理事。(编审 张君明)
党委宣传部
2019/11/11